• 資訊內容
    寶寶*適合吃的正氣果,堪稱果中“陳皮”!這樣吃不生濕不上火不傷脾,還能行氣化痰

    天涼了,多數水果都太容易生濕了:寒涼的傷脾陽,性溫的滋膩助濕,還容易上火。 

    況且現在的人十有九濕,遇到“濕氣刺客”就馬上退!退!退!

    那有什么水果不寒涼、不上火、不易生濕呢?這兩年奶茶店的一個寶藏水果出圈了——黃皮。

     

    有個段子說:想知道一個人是南方還是北方的,就問問他知道黃皮不?


    北方人:“俺們那嘎達只有黃皮子(黃鼠狼)!”

     

    如果你還不知道黃皮,那今天可要好好認識一下,這可是嶺南地區*正氣的水果。

     

    黃皮果辛,甘,酸,溫,入肺、胃經。功能:行氣,消食,化痰。主治:食積脹滿,脘腹疼痛,疝痛,痰飲咳喘。


    image.png


    而黃皮性溫,還能解暑下火,吃荔枝時配幾顆黃皮,可以避免上火,還不像寒涼之品會傷脾胃。


    黃皮能健脾胃、助消化。上火的另一個原因是積食日久化熱。

     

    民間有諺語:“饑食荔枝,飽食黃皮”。黃皮的行氣力,可以疏通中焦氣滯,緩解吃多了積食、消化不良、腹脹。


    image.png


    黃皮還有化痰平喘的功效。酸可以收斂肺氣,緩解痰多、咳嗽的問題。

     

    黃皮和鹽是一對可鹽可甜的CP。中醫認為,咸酸化辛,辛味是發散的,能宣散肺氣、止咳平喘。夏天出汗多,適量攝入咸味可以補充津液,黃皮的行氣力也能促進水液流通。

     

    《福建民間草藥》中有食療方:黃皮果,用食鹽腌后,用時取五錢,酌加開水燉服,治療痰咳哮喘。

    image.png

    不僅是黃皮果,黃皮更是一身都是寶,其皮、果、核、葉、根都可入藥。

     

    先看黃皮樹葉,有祛風解表、止咳平喘、行氣止痛之功。

     

    國醫大師鄧鐵濤有一則用到黃皮樹葉的經典方,同時治好了50個人咳嗽:這些人多是青壯年,因抗洪露宿,三天后感冒。癥狀大多是微惡風寒,微發熱,頭身重痛,疲倦乏力,院悶,咳嗽,痰白或黃而稠,咽喉不利,舌苔白厚而膩,脈浮滑。

     

    這是外感兼濕引起的咳嗽,由于當地氣候多濕,本有濕濁內郁,加上外受風寒,邪束肺絡,發為咳嗽。

    治療上用疏風散寒、祛痰除濕的思路:鵝不食草2500g,黃皮樹葉2500g,鳳尾草1000g,積雪草2500g,車前草2500g,蘇葉500g,馬勃30g。

     

    黃皮葉與鵝不食草、蘇葉都是辛溫的,有疏風散寒解表、行氣燥濕化痰之功;配伍清利咽喉的馬勃;鳳尾草、積雪草、車前草清熱利濕,使濕濁從下焦利出,不與外邪搏結。

     

    說完黃皮樹葉,我們再看看它的核。許多人吃黃皮,會去掉苦澀的皮和核,殊不知是把黃皮的“千金良藥”扔掉了。

    黃皮*好吃新鮮的,洗干凈后,連皮帶肉和汁水嚼碎吞下,味道雖苦,但降火效果尤佳,不過脾胃虛寒的人群要慎食。

     

    黃皮核可不要浪費,中藥果核多能行氣散結止痛,黃皮亦如此。其果核入肝經,若有疝氣、食滯胃痛,或是女性痛經、生氣導致的腹痛,可以用黃皮核煮水喝緩解。

     

    酸甜的黃皮還可以充當“平替版陳皮”,在肉菜里調味有解膩的作用。

     

    推薦給大家一道黃皮水鴨湯:將水鴨焯水,黃皮擠出果肉,留皮和核,入鍋煲1小時左右,鹽調味即可。

     

    鴨子是暑天的清補佳品,而黃皮的溫性剛好可以平衡其甘涼,有清暑熱濕毒、開胃消食、健脾益氣、滋陰養血之功。像暑天濕氣重、沒胃口、心煩乏力、消瘦,以及容易上火、咽干口燥等陰虛火旺的人都很適合吃。

     

    所以說,吃水果也是有智慧的,學會搭配、淺嘗即止,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*對的。

     

     




  • 豫ICP備17045270號-2 | 濟源源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| 本網站由銳之旗提供技術支持
    通訊地址:濟源市高新區高新大道沁園工業園8號樓    
    聯系人:王經理    固定電話:   移動電話:15638172538
  • 營業執照

    济源源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济源源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